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特色推拿 >>人才培养 >>学生成长 >> 正文

学生成长

程艳彬 博士生涯三年小结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8-03-30

  2013年9月,我成为一名针灸推拿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我为期3年的漫长课题研究生涯。经过3年的艰苦学习,我于2016年7月份圆满完成博士课题并获取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我借助复旦大学疼痛实验室、岳阳医院推拿生物力学实验室及岳阳医院中西医结合实验室为研究平台,开展推拿镇痛机制研究。我通过向大鼠腰部肌肉注射CFA的方法诱导符合推拿临床疾病特点的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病理表现的腰痛动物模型;在建立稳定而可靠的脊柱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推拿手法对动物模型进行干预,并通过实验推拿模拟仪对推拿手法的相关参数进行量化,最终观察到推拿手法的镇痛效应在此动物模型上的再现;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用IB4-SAP神经毒素对IB4阳性伤害性感受器进行药理学的特异性剔除,观察IB4 阳性伤害性感受器剔除对推拿手法镇痛效应产生的影响,从感受器的角度论证推拿镇痛效应的产生可能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有关。刻苦的学习换来的丰厚的学习成果,在校期间曾荣获3次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综合二等奖学金、2次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科技创新”单项奖及1此研究生(博士)国家奖学金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学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以第1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7项。在学期间,立足所学专业,善于思考,有较强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积极参加学校各项创新创业大赛。有4项作品分获上海市创新创业专项、“远志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及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六批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专项资助;并获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六届“神农杯”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六届“神农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二等奖、第二十届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创杯”二等奖及第三届上海发明创新大赛(高校学生)三等奖及第十四届“挑战杯”上海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科技创新奖项。

  在学期间,我深受导师发展的“以分类化人才教育为动力,以手法技术和功法套路实用性为链,以不同地域推拿流派为轮,以外治内应机制研究为毂,多学科融合促发展”的推拿学成长发展体系的影响,在传承海派推拿手法技术和功法套路的同时,坚持对全国各地主要推拿流派特色有全面的了解,拓展推拿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传承推拿流派学术思想;同时注意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为了解决推拿疗法在动物实验应用过程中的标准化问题,将中医按摩手法和电机控制技术、传感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制作出能够实现多种按摩手法、任意空间定位、按摩按压力和角度能够精确调整的实验动物按摩设备。该设备成功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及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成果还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上海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感谢导师的推拿学人才培养理念为每一位推拿学子提供了强大的教育平台,使推拿学子在专业学习上取得诸多成绩。我相信未来在导师正确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踏实的心态,不断充实和挑战自我,以期获得更佳的成绩。